《瞭望》文章:中小民企的新竞争力
应对危机不仅需要政府的帮助,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内外合力缓解短期内多重困境形成的巨大压力
文/辜胜阻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是保增长、保民生和保稳定的坚实基础。尤其在就业方面,中小企业解决了75%以上就业岗位,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因而,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保持广大中小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民营中小企业6个困境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
一是市场萎缩,订单下降。去年11月以来,我国出口已连续8个月负增长,外向型中小企业遭受沉重打击。
二是资金紧张,融资艰难。我国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基本上完全重合,因而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不仅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规模歧视”,也受到“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今年上半年7.37万亿元的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8.5%。
三是税费趋重,成本升高。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4%,而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6.3%,财政收支存在较大缺口。这种压力有可能部分转嫁给了中小企业,将使有些企业实际税费负担大大超过名义税费负担。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四是竞争不公,发展受限。民营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存在看得见却进不去的“玻璃门”,和即使进去了也因各种阻力无法生存而被迫退出的“弹簧门”现象。国家新增的4万亿投资项目中,中小企业很难从中获益,甚至部分行业出现“国进民退”迹象。
五是创新不足,升级乏力。很多中小企业长期依靠低成本竞争战略,技术水平低下,品牌建设落后,人才资金缺乏,存在“风险太大,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等创新难题。
六是责任加重,风控不足。当前,中小企业节能环保、就业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加重。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广大中小企业存在风险控制意识不够、体系不健全、能力不足、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提高解困政策针对性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亟须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缓解短期内多重困境对中小企业形成的巨大压力。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减税、减费、减息,大力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
在应对危机的非常时期,政府应当针对中小企业的需要及时地减税、减费、减息,实施诸如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设备投资抵免、亏损抵免、再投资退税,适时微调中小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对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产品出口等活动提供资金资助、贴息贷款和风险担保。尽管当前我国财政收支形势严峻,但决不能因财政收入下降而收过头税增加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相反应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费用和治理乱收费,直接减轻企业税外收费。要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对困难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减收、缓缴社会保险费,缓解企业成本压力,避免企业大规模裁员。
制定相对稳定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完善多层次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让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有效的财税政策引导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目前要高度关注信贷结构和资金流向,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节能环保、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优先保障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在直接融资方面,要积极构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要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和壮大创业板市场,逐步完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和产权交易市场;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方式;要壮大风险投资事业,拓宽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要鼓励民间天使投资,构建天使投资与创业企业的网络交流平台。在间接融资方面,要放松金融管制,引入民营机制,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完善多层次银行体系;要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要创新银行的中小企业资信评价标准,鼓励信贷模式及信贷产品创新。
积极扩大内需,鼓励政府投资向扶持中小企业和启动民间投资倾斜,抓住消费升级契机,以财政手段扩大中小企业内需市场。
内需扩大迫切需要用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克服当前“政府热、企业冷;公共投资热,民间投资冷”现象。政府投资需要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效带动民间投资,要在政府投资项目上有所选择,对拉动民间投资效应较强的项目有所偏重,充分重视民间投资在扩大投资总量、拉动经济增长以及完善市场机制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引导中小企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出口受阻的新形势,使中小企业能够抓住消费升级契机,不断开辟新的国内市场。要推动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农村市场。要推动城镇化进程,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要改革优化税收制度,提高所得税起征点,放宽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范围,刺激消费需求。继续加大支农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采购,尽快制定出台《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鼓励政府投资向扶持中小企业倾斜,以财政手段扩大中小企业内需市场。
建立健全创新利益补偿、风险分摊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优化企业创新的“小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对中小企业创新资助强度,解决企业不想创新的问题。要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允许中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对科技开发基金的用途进行规范管理。要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对创新活动的资助强度,扩大资助范围;其次,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保护创新者利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氛围,让企业敢于创新;再次,完善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开放创新,让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互惠共生的环境中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实施国家区域创新战略,选择几个产业集群基础好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优化中小科技企业创新的“小环境”。
构建创业网络服务系统,加强创业集群建设,重视创业教育,培育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政策体系。
需要构建创业服务网络系统,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率的创业服务,增加创业机会。要进一步将富有创业实践经验、熟悉创业政策的成功创业家及管理、咨询、财税、法律等专业服务人员组织起来,构建完备的创业基地和创业服务机构。通过加强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创业集群建设,集聚社会资本,形成创业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政府应加强以创业基地和科技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强化科技创业集群之间的网络交流,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发展的整体效能,通过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还要通过提升创业教育地位、改进创业教学内容和模式等措施,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意愿和技能;通过政府引导和制度创新,传播创业信息,树立创业典型,弘扬创业文化。
切实保障平等竞争和平等保护“两个平等”,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领域。
要切实保障两个平等,要通过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保障民营中小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的平等地位。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等既有的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打破垄断,化解民企市场准入的“玻璃门”。要逐步消除行政性壁垒,通过监管体制及监管方式改革、资本多元化改造、可竞争性环节分离,加快重点垄断行业的开放。其次,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兴行业,激活民间投资。要完善相关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到新能源、环保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中。应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公用设施等领域建设。再有,理顺政商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转变,充分发挥民间商会在这类市场经济中间服务体系的“中观调节”作用。
须在6个方面苦练“内功”
中小企业应对危机不仅需要政府的帮助,也需要自力更生,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内外合力缓解短期内多重困境形成的巨大压力。当前,中小企业需要在6个方面苦练“内功”。
一是做强主业,实施企业战略归核化。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过度多元化的企业需要实施“归核”战略,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或者将经营重点收缩于价值链上,把主导产业做强、做优,实现“回归”主业和主业重构,使企业在最有优势的环节上赢得竞争,获取发展。
二是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的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型、出口导向型三类企业,受到危机冲击较大。广大中小企业要重视技术进步,改变过分依赖成本优势的竞争战略,通过加强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三是改变“家族化治理”,推进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广大民营中小企业要通过制度创新,变革过分依靠“人治”的家族化管理模式,打破“家族化治理”存在的治理结构封闭性、管理决策随意性、代际传承排他性等诸多局限,坚持“互信、分享、共治、多赢”为基本原则,建立“家人”与“外人”(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的“互信”治理模式。同时,企业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管理能力。
四是广聚贤才,推进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人力资源的短缺是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升竞争能力,占领拓展市场的主要瓶颈之一。中小企业急需通过制定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不仅将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中小企业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录用机制,吸引高级人才。要建立企业人才培养成长机制,重视员工激励,稳定员工队伍,提升员工素质。
五是通过产业转移降低成本,实现布局合理化。迫于土地、能源、环境的压力,东部一些地区原有的占地面积大、产品附加价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步外迁,中西部地区成本优势开始显露。并伴随着中西部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改善,产业转移的条件日趋成熟。广大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向中西部地区进军。
六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经营国际化。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企业形成了冲击,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是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战略性投资的好时机,为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向海外扩张,进行品牌收购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